07 May 2018

最近我在做什么

最近我在做什么

现在想了想,自己已经有大概一个月没有做课题相关的事情了。

博客

最开始在研究用GitHub Pages写博客,利用jeklly搭建好了基本的架构,现在可以直接用Markdown写好文件,然后推送到GitHub就能自动生成新的博客文章了。虽然一些效果还没有完成,标题的获取方式也不是我所想的那样。但是基本的框架也搭建好了,以后可以慢慢做。

鱼C的课程很有用,现在终于为网站添加好favicon;成功添加了Mathjax;由于用到了开源的jeklly模板,在这期间顺便研究了下开源许可证。然后在文章中加入了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 4.0 国际 (CC BY-NC 4.0)许可证。

Markdown中写注释的方式是:

<!-- 注释 -->

文章中插入太多的图片是很蠢的行为。

Visual Stdio Code

VS Code

VS Code 是一个很好的工具,非常好用也非常容易上手,跨平台的操作也非常惹人喜爱。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学习成本,所以还是用了几天时间来研究插件、配置。

这期间配置用VS Code直接编译XeLaTeX就用了一点时间。顺便研究了下Latex的相关东西,更新了Texlive 2018 (MacTex 2018),没发现什么新的好玩的东西。只是把自己的毕业论文架构又整理了一下。

装机

逛了好几天的京东,研究了下装机方案,从几千的的到几万的。

基本弄懂了Intel的芯片系列之间的区别,超频这种东西不玩游戏其实不是很有必要;各主板品牌的价格区间和对应芯片组的差别。顺便明确了下主板WI-FI这种东西到底有无必要(还是有的)。

大内存的好处太多,但是内存频率的提升不会对性能提升有特别明显的效果。套条竟然比单条贵,这也是门玄学。

M.2

固态硬盘已经有M.2和U.2接口的了,在读写速度上相比于STAT固态硬盘可以说是有质的飞跃,Intel和Samsung的M.2固态硬盘应该是首选,现在大多数的主板也都兼容M.2硬盘。

一体水冷貌似也是门玄学。便宜的甚至可能还不如靠谱的风冷,而且还有漏液风险。不过体积真的小很多,是一个很大的优势,还是很值得考虑的。

机械硬盘其实也分很多种,家用的真的很便宜,NAS上的稍贵一些。

显卡没弄很懂,总之Linux就选Nvidia 显卡就好了。

显示器DP接口很重要,能竖起来也很重要,有Type-C就很伟大了。

顺便研究了下NAS,研究了几天群晖,现在想想对自己来说用处不大,直接Linux加上Samba搭建一个就可以。Samba应该是最方便的方式了。现在的极路由也可以直接作为Samba,不过不需要账号登陆,也没有什么可定制性。

用不到虚拟主机,事实上也蛮贵的。

Raspberry Pi

Raspberry Pi

树莓派是很可以玩的东西,搭建NAS或者做个游戏机什么基本可以说是小儿科。看了一些好玩的项目,但想想自己可能也用不到,买来玩玩还可以。

Linux

重新开始审视Linux,毕竟想攒了电脑之后只用Linux,现在还不知道是不是靠谱。刚好最近Ubuntu 18.04 LTS 发布,顺便好好研究了下Linux发行版。

主流的适合自己用的Ubuntu,Debian,Arch Linux,Mint还有看起来很好看的Elementary OS。Arch看起来比较帅,但滚动发行感觉太过折腾,Elementary还太年轻,Mint太像Windows,感觉不好看。所以还是Ubuntu和Debian比较合适作为日常。

Ubuntu

在虚拟机上玩了玩,也看了很多文章、排行和视频。现在觉得Ubuntu就很好,最关键的是驱动什么的不折腾。Gnome的桌面环境也很好看,虽然Ubuntu的默认效果比较丑,但是通过Tweaks进行主题和扩展管理,还是可以实现很好看的效果的。最小安装也可以免去那些毫无必要的软件和亚马逊链接什么的。

Simplenote是一个很好的跨平台笔记,同步很快,支持Markdown和历史版本。虽然功能不是很强大,但是作为基本款笔记很可以了。

SSHVNC都是很好的远程工具,一个通过terminal,另一个可以传输图形界面。

Linux 分区

研究了下Linux中的分区和挂载,其实一般情况下\boot其实并不需要单独挂载。

事实上,Ubuntu现在的默认分区方案已经只有一个分区和挂载点。甚至连交换分区都变成了交换文件,直接放在了根分区下面。

\home还是很适合单独挂载的,一个好处就是重装系统的时候,不需要格式化\home分区,直接挂载就好,而且如果有多个系统存在,还可以共享\home分区。

至于swap分区其实并不需要需要特别大,是物理内存的两倍并没有很大意义。而对于16~32G的物理内存,其实有16GB就足够了。

而对于而外的存储硬盘(机械硬盘就可以),可以很大,主要是用来存储数据。看了一些方案,主要可以分成两种情况:

  • 挂载在根目录下,然后在用户目录建立链接。
  • 挂载在用户目录下

第一种情况可以类似\Data,而对于另外的情况可以划分成~\Data。本质上差别不大。(但貌似选择第一种的人更多,因为挂载到文件夹会使得桌面上出现挂载磁盘的标志(某些操作系统))

录制视频

Mac下录屏其实非常容易,直接用QuickTime就可以了,如果需要加上自己的画面就再利用Photo Booth通过摄像头录制自己的,最后用iMovie合成。画中画的效果很好用,而画面的同步可以通过声音纹路来辅助。

Simple Screen Recorder

Linux上面的可选方案其实也很多,但是简单地利用Simple Screen Recorder来录制屏幕,如果需要加上自己的画面就再加上Guvcview。后期剪辑还不知道用什么,不过可以导入到Mac。

其他

写报导的很多人实在是太不负责任,很多东西完全没有考证。相反写博客要靠谱很多。

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